如何获得更高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交通事故中,受害人死亡或是残疾的,受害人自己或其近亲属的精神伤害可以要求赔偿,精神损害赔偿金往往参照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有多有少。因此,找准影响精神损害赔偿的关键因素,对提高精神损害赔偿很重要。
实践中,影响精神损害赔偿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能力、法院所在地的经济水平、损害造成的结果、受害人对于损害结果存在的过错程度、案件恶劣程度等,不同的案件其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也会不一样。
一般而言,造成死亡的,精神损害赔偿金会高些;造成残疾的,精神损害赔偿金会低些。我国并没有对精神损害赔偿数额作出规定,更没有上下限。不过目前我国极个别地区对精神损害赔偿作出了上限规定,如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规定:精神损失费的赔偿数额一般不得超过5万元,确有特殊情况的,赔偿数额也不得超过10万元。
那么,如何提高精神损害抚慰金呢?我们认为精神损害抚慰金可以通过:
1、提高伤残等级:伤残等级的高低会影响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多少,找准有利的鉴定机构,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伤残等级。
2、收集充分证明精神伤害的证据:如对于毁容结果的,需提供医疗机构证明。
3、选择有利的受诉法院:因为精神损害赔偿金和法院所在地的经济有联系,选择经济水平高的法院可以获得的赔偿金会高些。
4、走好诉讼程序等途径来获得:精神损害赔偿不要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主张,因为在刑事附带民事中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是不会得到支持的,所以民事赔偿应该另行起诉。
要获得更高的交通事故精神损害抚慰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收集充分有效的证据:
医疗证据:完整保留与交通事故相关的所有医疗诊断记录、病历、检查报告等。例如,因事故导致的身体损伤、后遗症的诊断证明,后续治疗的记录等。如果事故造成了长期的病痛折磨、需要持续的康复治疗或留下了难以治愈的创伤,这些医疗证据都能有力地证明精神损害的程度。比如因交通事故导致严重骨折,术后长期忍受疼痛,多次就医的记录都应妥善收集。
心理评估报告:在事故发生后,如有必要,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评估和诊断,获取心理评估报告。报告中对受害人因事故产生的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问题的评估结果,能为精神损害抚慰金的主张提供专业的依据。
生活影响证据:收集事故对受害人日常生活、工作、学习造成严重影响的证据。比如,因事故受伤无法正常工作导致收入减少的证明、工作单位出具的请假条或误工证明;因身体伤痛影响到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照片、视频、证人证言等;因事故导致学业受影响的学校证明、成绩单变化等。
选择合适的鉴定机构与时机进行伤残鉴定:
鉴定机构的选择:选择具有专业资质、信誉良好、经验丰富的伤残鉴定机构。不同的鉴定机构在评估标准和专业程度上可能会有差异,专业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伤残等级鉴定结果更具权威性和可信度,也更有利于争取更高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鉴定时机的把握: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鉴定机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伤残鉴定。一般来说,在伤势稳定、治疗基本结束后进行鉴定较为合适,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可能存在后续并发症或后遗症的,需要与医生和鉴定机构充分沟通,确定最佳的鉴定时机,以确保伤残等级的准确评估,进而为精神损害抚慰金的主张提供有力支持。
明确事故责任与侵权行为的恶劣程度:
事故责任认定:确保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准确认定对方的责任。如果对方存在明显的违规行为,如酒驾、超速、逆行、逃逸等严重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导致事故发生且受害人无过错或仅有轻微过错,那么在责任划分上对受害人有利,这是争取更高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重要基础。
侵权行为情节:收集能够证明侵权行为恶劣程度的证据,如事故现场的照片、视频、证人证言等。如果侵权人在事故发生后的态度恶劣,拒不承担责任、拒绝赔偿或对受害人进行言语侮辱、威胁等,这些情节都可以作为加重侵权人责任、提高精神损害抚慰金的依据。
选择有利的受诉法院: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司法实践对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认定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法院在判决精神损害抚慰金时,考虑到当地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状况,赔偿数额可能会相对较高。因此,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选择经济水平较高、司法实践中对精神损害抚慰金支持力度较大的地区的法院进行诉讼。
合理运用法律程序与专业律师的帮助:
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如果交通事故涉及到刑事犯罪,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可能不会得到支持,此时应选择单独提起民事诉讼来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这样更有利于获得较高的赔偿。
律师的协助:聘请专业的交通事故律师,律师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帮助受害人准确分析案件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诉讼策略,收集和整理有力的证据,提高获得更高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可能性。并且律师在法庭上的专业辩护和陈述,也能更好地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