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伤情,为何你的赔偿金少了几十万?了解赔偿项目, 理清赔偿标准,获得合理赔偿。24小时咨询电话:16601145768

以案说法

坚持以守护平安家庭,专业筑就未来为宗旨

工地事故引纠纷,“救治 + 纾困” 调解解难题!

2023.8.15 倡信律师事务所
典型意义


  1. 创新调解路径:面对农民工急需救治和企业资金困难的两难局面,法院创新 “救治绿色通道 + 纾困缓冲带” 调解路径,为类似纠纷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平衡了劳动者和企业的权益。
  2. 建立优先机制:台江法院针对涉农民工案件建立优先立案、优先调解、优先执行机制,抓住工伤赔偿案件特点,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提供了有力保障。


案情简介
2024 年 4 月,在榕务工的重庆籍农民工老刘在工地作业时从高处坠落,左肩严重骨折,植入钢板固定后,因积蓄花光无力支付二次手术费。根据《工伤保险条例》,未缴纳工伤保险的企业需承担 10 万余元赔偿,但企业受行业寒冬影响资金周转困难,账户余额仅够发当月工资。法官赵景祥了解情况后,制定先行赔付 2 万元手术款,剩余款项按工程回款周期分期支付的方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工地事故引纠纷


法院裁判
双方当场签订调解协议,企业先行赔付 2 万元手术款,剩余款项按工程回款周期分期支付。该方案保障了农民工及时就医,也避免了企业因诉讼陷入经营危机。


专家评析


  1. 灵活适用法律:法官在处理案件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适用法律,没有机械地要求企业一次性支付全部赔偿款,而是在法律框架内寻求平衡双方利益的解决方案,体现了司法的公正性和灵活性。
  2. 实现双向成全:“救治绿色通道 + 纾困缓冲带” 调解路径,既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又帮助企业缓解了资金压力,实现了 “劳有所护、企有所生” 的双赢局面,是解决农民工与企业纠纷的最优解。


法律指引
《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为处理工伤赔偿纠纷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保障了劳动者在遭受工伤时能够获得相应的赔偿,同时也明确了企业在未缴纳工伤保险时应承担的责任。


倡信交通事故律师团队 找律师给自己评估一下能获得多少赔偿?马上联系:16601145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