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伤情,为何你的赔偿金少了几十万?了解赔偿项目, 理清赔偿标准,获得合理赔偿。24小时咨询电话:16601145768

以案说法

坚持以守护平安家庭,专业筑就未来为宗旨

全责方仅赔维修费不够!网约车 3 日停运损失索赔案:法律依据与争议化解要点解析

2023.8.15 倡信律师事务所

       2025年6月,王某驾车时因操作不当碰刮护栏,致使位移的护栏碰刮李某驾驶的网约车,造成双方车辆受损,经交警认定事故由王某负全部责任。事故发生后,李某将车辆送至维修厂维修,3天的维修期间内李某无法正常营运,没有任何收入。因王某投保的保险仅赔付车辆维修费用,王某又不愿赔偿李某车辆维修期间的停运损失,李某遂诉至台江法院。


  台江法院审理过程中,李某向法院提交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报损单、收入凭条等证据,主张王某向其赔偿停运损失1518元和交通费135元。王某则认为李某主张的每日收入过高,且李某车辆刮碰受损较轻,正常只需维修半日,3日维修时间不符合常理。


  对此,承办法官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第四项规定,聚焦停运时间、损失范围的合理性向当事人充分释法说理,最终促成李某、王某达成按每日200元计赔3日的一致意见,王某当场给付赔偿款项600元,纠纷圆满化解。



一、网约车停运损失的法律依据:明确可赔偿性与请求权基础
  1. 停运损失属法定可赔偿财产损失范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第四项规定,“依法从事货物运输、旅客运输等经营性活动的车辆,因无法从事相应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合理停运损失”,当事人请求侵权人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本案中,李某驾驶的车辆为网约车,用于旅客营运,属于 “依法从事经营性活动的车辆”。王某负事故全部责任,其侵权行为导致李某车辆维修 3 天无法营运,由此产生的停运损失,李某有权依法主张赔偿,这为李某的诉求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也决定了王某需承担该部分损失的赔偿义务。
  1. 保险赔付范围与侵权人赔偿责任的划分
王某投保的保险仅赔付车辆维修费用,未覆盖停运损失,这符合当前多数财产保险的常规条款设置 —— 保险公司通常将停运损失等间接损失排除在商业险赔偿范围之外(除非投保了专门的附加险)。在此情况下,根据 “侵权责任由侵权人承担” 的原则,超出保险赔付范围的停运损失,应由负事故全部责任的王某自行承担,这也解释了为何李某在保险赔付维修费用后,需向王某主张停运损失赔偿。
二、网约车停运损失认定的关键要素:时间合理性与金额合法性
  1. 停运时间:需结合车辆受损程度与维修实际确定
停运时间是计算停运损失的基础,其认定需遵循 “合理性” 原则,需综合考虑车辆受损部位、维修厂的维修能力、配件供应情况等因素,不能仅凭一方主张或主观臆断。
本案中,王某质疑 “3 日维修时间不符合常理”,认为车辆受损较轻只需维修半日,这体现了停运时间争议的常见焦点。法官在审理时聚焦停运时间合理性,实质是审查维修时间是否与车辆实际受损情况相匹配:若车辆仅为轻微刮碰,维修厂存在故意拖延维修周期的情况,那么超出必要范围的停运时间对应的损失,法院可能不予支持;反之,若 3 日维修时间是维修受损部位的合理必要时长(如需进行漆面修复、配件调试等工序),则该时间可作为计算停运损失的依据。最终双方达成 3 日维修时间的一致意见,正是基于对 “合理性” 的认可。
  1. 停运损失金额:需有充分证据支撑,兼顾行业实际与公平原则
停运损失金额的确定通常以 “车辆日均营运收入” 为核心计算依据,而日均营运收入需通过合法有效的证据证明,常见证据包括:
  • 收入凭证:如李某提交的收入凭条,可直接反映事故发生前一段时间内的营运收入情况,是计算日均收入的重要参考;
  • 平台流水:网约车平台生成的订单流水,能清晰体现每日订单量、收入金额,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 行业标准:若当事人无法提供自身收入凭证,可参照当地交通运输部门或行业协会发布的网约车日均营运收入标准计算。
本案中,王某认为李某主张的每日收入过高,本质是对收入凭证的合理性提出质疑。法官通过释法说理促成双方达成 “每日 200 元计赔” 的一致意见,既考虑了李某提交证据的证明力,也兼顾了当地网约车行业的平均收入水平,避免了因一方过度主张或不合理抗辩导致的利益失衡,体现了 “公平原则” 在损失认定中的应用。
三、网约车停运损失纠纷的解决路径:诉讼中的调解优势与证据准备要点
  1. 诉讼调解:高效化解纠纷,降低当事人维权成本
本案中,台江法院未通过判决方式解决纠纷,而是在审理过程中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王某当场给付赔偿款项 600 元,这种方式具有显著优势:
  • 效率高:相较于判决需经过庭审、合议、文书制作等流程,调解可在庭审中即时推进,大幅缩短纠纷解决时间;
  • 成本低:减少了当事人因后续上诉、执行等程序产生的时间与经济成本;
  • 效果好:通过双方自愿协商达成的协议,更易获得当事人认可,避免矛盾激化,实现 “案结事了”。
这一纠纷解决方式也为类似网约车停运损失案件提供了参考 —— 在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的情况下,调解是平衡双方利益、高效化解争议的优选路径。
  1. 当事人的证据准备与抗辩要点
  • 对受害人(如李某)
主张停运损失时,需提前准备 “三位一体” 的证据链:一是责任证据,如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证明侵权人负事故责任;二是停运时间证据,如维修厂出具的维修证明、车辆进出厂记录,证明车辆无法营运的具体时长;三是收入证据,如收入凭条、网约车平台流水、纳税记录等,证明日均营运收入金额。同时,需确保证据的真实性与关联性,避免因证据不足或存在瑕疵影响损失主张。
  • 对侵权人(如王某)
进行抗辩时,需围绕 “停运时间合理性” 与 “收入金额合法性” 展开:若认为停运时间过长,可提供车辆受损部位照片、同类型车辆维修周期参考等证据,证明合理维修时长;若认为收入过高,可对受害人提交的收入凭证提出异议,如指出凭证存在伪造、收入包含非营运收入等情况,或提供当地网约车行业平均收入数据,主张按合理标准计赔。但需注意,抗辩需基于事实与法律,避免无依据的否认或拖延。
四、典型启示:网约车司机、侵权人及保险公司的风险防范与权益保障
  1. 对网约车司机(如李某)
  • 日常营运中,需及时留存每日收入凭证(如平台流水截图、收款记录),并定期备份,以便在事故发生后快速举证;
  • 车辆受损后,选择正规维修厂进行维修,要求维修厂出具详细的维修项目清单与维修时间证明,避免因维修凭证不规范影响停运时间认定;
  • 事故发生后,及时与侵权人沟通停运损失赔偿事宜,若协商无果,可通过诉讼途径维权,同时注意在诉讼中积极配合法院调解,以高效方式解决纠纷。
  1. 对侵权人(如王某)
  • 驾驶车辆时需谨慎操作,避免因自身过错引发交通事故,减少赔偿风险;
  • 事故发生后,应理性对待受害人的停运损失主张,对不合理的停运时间或收入金额,需收集证据进行合法抗辩,而非单纯拒绝赔偿;
  • 投保车辆保险时,可关注是否有涵盖停运损失等间接损失的附加险,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投保,以降低事故发生后的赔偿压力。
  1. 对保险公司
  • 在保险条款中,需明确提示投保人商业险对停运损失等间接损失的赔付范围,避免因条款约定不清晰引发后续纠纷;
  • 事故理赔时,对于受害人提出的停运损失诉求,应及时告知受害人该损失不属于保险赔付范围,引导受害人向侵权人主张权利,同时配合提供车辆维修费用的理赔服务,确保理赔流程顺畅。


倡信交通事故律师团队 找律师给自己评估一下能获得多少赔偿?马上联系:16601145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