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工地切割作业受伤索赔
【典型意义】
明确接受劳务方的安全保障责任与义务:本案清晰界定了接受劳务一方在劳务关系中的安全保障义务,包括保障用工环境安全、确保机器设备正常运行、审慎选择施工人员并开展安全培训等。通过对被告责任的释明,为类似案件中接受劳务方应履行的法律责任提供了明确指引,督促其规范用工行为,预防事故发生 。
强调提供劳务者的风险防范与责任意识:案件中法官对提供劳务者的提醒,凸显了其在劳务活动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规范操作以及获取相应资质的重要性。这有助于引导提供劳务者提升自我保护能力,明确自身在劳务关系中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自身过错导致的伤害事故。
【案情简介】
2024 年 10 月 16 日,原告李某跟随被告二(王工头)在被告一(洛阳某公司)工地从事车间改造工作。10 月 20 日,被告二带领原告进行切割作业时,未关闭切割机开关便直接拔掉电源插头。之后原告插上电源插头启动切割机,不料切割机从地上弹起,切伤原告腿部。受伤后,原告先后被送往洛新卫生院、河科大第一附属医院救治,被告二仅垫付 500 元医疗费用。为维护自身权益,原告将二被告诉至法庭,要求其支付各项赔偿费用共计 39532.58 元。
【法院裁判】
案件受理后,法官针对案件细节,分别向原被告双方进行释法答疑。一方面告知被告一(洛阳某公司)与被告二(王工头),作为接受劳务方,有责任保障用工环境和机器设备安全,需审慎选择施工人员、开展安全培训,必要时购买意外责任险;另一方面提醒原告李某,作为提供劳务方,应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规范操作。
随后,法官就案件情况、法律适用与双方深入沟通,详细阐明可能面临的诉讼风险。在法官耐心劝说下,双方逐渐消除分歧,最终就赔偿数额达成一致。被告当庭向原告履行赔偿款项 17000 元,该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专家评析】
争议焦点一:劳务关系中双方的过错认定与责任划分
在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中,如何认定双方过错是关键。本案中,被告二操作切割机时未关闭开关就拔插头的不当行为,为后续事故埋下隐患,存在明显过错;而原告在启动设备时,若未尽到合理的检查和注意义务,也可能需承担一定责任。法院需综合双方行为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力大小,准确划分责任比例。本案通过调解促使双方达成一致,既明确了接受劳务方的主要责任,也让双方认识到自身在事故中的问题,为类似案件责任认定提供了实践参考。
争议焦点二:调解在劳务纠纷案件中的价值与实践运用
劳务纠纷案件涉及双方利益与责任,单纯判决可能难以彻底化解矛盾。本案中法官充分发挥调解作用,从法律责任和诉讼风险等角度引导双方协商,促使双方互谅互让。这种调解方式不仅高效解决了纠纷,避免了双方诉累,还能促使接受劳务方反思自身管理漏洞,提供劳务方增强安全意识,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为劳务纠纷的多元化解提供了有效路径。
【法律指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提供劳务期间,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有权请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接受劳务一方补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